老舍茶館 演出介紹
北京老舍茶館始建于一九八八年,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后,由北京大碗茶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尹盛喜先生一手創辦起來的中國第一家民俗文化茶館。它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南面,與北京古商業街大柵欄為鄰,地理位置獨特,京味傳統文化底蘊深厚。
老舍茶館是以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劇《茶館》命名,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戲曲文化、食文化于一身的綜合性茶館。營業面積3600多平方米,內設還原老舍先生筆下茶館原貌的演出大廳、古典優雅的四合院式現代茶藝館、精選中國六大茶類代表茶的茶莊、集餐茶戲于一身的新京調茶餐坊和以精品茶膳為特色的中式會所品珍樓。
自開業以來,老舍茶館接待了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90多位外國首腦、眾多社會名流和近300多萬中外賓客,成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連接國內外友誼的“橋梁”。
節目內容:京劇、皮影戲、含燈大鼓、梅花大鼓、單弦、京韻大鼓、魔術、雜技、變臉、中國功夫、相聲、口技、舞蹈、雙簧、茶藝表演等等。
?。ň唧w節目內容以當天為準)
節目介紹
含燈大鼓
梅花大鼓中以展示獨特技巧的一種形式。曲調與梅花大鼓完全相同,差別處在于演員演唱時,口中含一個燈架。燈架橫長近尺,上豎數支點燃的蠟燭,下綴彩色流蘇,演唱者用牙齒咬住燈架。這種演唱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說唱的難度,一方面突出了"雜耍"的技藝色彩,可視可聽,悅人耳目。
手影口技
手影口技是利用民間的手影,進行人物和動物的造型,運用燈光反打技術,把手的造型投到屏幕上,同時配上口技的模擬聲音,使口技這門傳統藝術有了新意。更可貴的是手影造型有故事情節。藝術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斷地推陳出新,傳統技巧與現代的高科技結合起來,手影口技在舞臺演出后受到觀眾的好評。
變臉
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的特殊技巧之一,觀眾非常感興趣,看過之后,無不驚嘆,它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把不可見的、不可感的抽象的東西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的東西。變臉的手法大體可以分為三種,他們是"摸臉"、"吹臉"、"扯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中國功夫
中國功夫,不僅僅是搏擊術,更不是單純的拳腳運動。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同時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靜致柔,釋家的禪定參悟,從而構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它的練功原則是始于養氣,而終于中和守靜之道。拳腳招法形之于外,柔靜中和,固之于內,外猛而內和,外動而內靜,外放而內斂。
中國功夫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
京?。?/span>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京劇之名始見于清光緒二年的《申報》,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進京后與北京劇壇的昆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念、做、打、舞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口技:
就是演員用口齒唇舌喉等器官來模仿鳥昆蟲等動物的聲音和自然界發出的各種聲音,以及飛機大炮等軍事演戰場面模仿的惟妙惟肖、以假亂真的程度。再與藝術巧妙融合、以聲情并茂的口技表演藝術使觀眾聽了如身臨其境,得到藝術美好享受。
老舍茶館演出 敬請期待!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